Saturday, September 05, 2009

亂?起義?「七‧五」騷亂說起...

前天(九月三日)數萬漢族烏魯木齊市民在市區遊行,抗議治安惡劣。起因是緣於「七‧五」騷亂以來,維族不斷鬧事,乃至於八月的「打針黨」的出現,漢人終以激烈手段,表達對官方處理維族的態度與方式的不滿。


「七‧五」發生,包含新華社在內的媒體,無不以「騷亂」來稱呼此事件。一直以來,大陸歷史學界提到宣統三年之前的時代,一概稱為封建時代,毫無例外,但是自隋唐以後,科舉制度的確立,似乎不再適合以封建稱之吧!


回頭來看,更好玩的是國民政府(包含在台灣執政時期)對於歷史上人民組織起來對抗政府的事件,一律以亂名之,顯然是帝王觀點,大陸也很鮮,只要是這樣的事件,一律以起義來稱呼對抗政府的事件,而不論是不是真「義」。我認為雙方都不是以最正確的態度看待歷史,古代的一律稱呼「起事」,現代的稱為「事件」,是不是比較好?

Sunday, July 05, 2009

ㄊㄞˋ族在哪裡?

好久沒挑媒體的毛病了,實在是因為工作忙碌,現在這種世道,得要比以往更努力才活得下去。這次把我逼出來的是公共電視台的余佳璋博士,余博士是誰?用google大神一查,呦~wiki有耶!請看 zh.wikipedia.org/wiki/余佳璋
2009年7月5日公視獨立特派員本週節目介紹泰緬邊境的國軍遺族教育的問題,立意甚佳,而且也有深度。既然這麼好,那問題是什麼呢?節目的主持人余佳璋自任旁白,把傣(ㄉㄞˇ)族唸成 ㄊㄞˋ族,也許有人會認為念錯一個字沒什麼,但是對我來說這個問題有兩方面的意義:
第一,不可諱言,電視的影響力是很可怕的,若發生錯誤,就再也挽回不了了,過去綜藝大哥們把任(ㄖㄣˊ)賢齊唸做(ㄖㄣˋ)賢齊,已經讓很多年輕人完全不知「任」這個字在當作姓氏的時候要破音了,所以說電視還是有教育功能的。
第二,這同時也是一個態度的問題,記者對許多事件是不是需要查證?那麼擔任旁白的人是不是有責任唸出正確的讀音?學學熊旅揚,要不...帶本字典吧!

Tuesday, March 03, 2009

茜茜去了加拿大

光陰的故事裡有一特色,就是有王偉忠的旁白。第四十六集,故事發展到了民國七十三年,王偉忠的旁白出現了:「民國七十三年,在夏天快結束的時候,復華回來了,茜茜去了加拿大。」請看


什麼?民國七十三年就有長榮航空了?長榮航空不是七十八年才成立的嗎?光陰的故事拍的應該不是台灣的故事吧!或者說製作單位覺得好戲不需要考證,而且要做出時代感的戲劇也只是說說而已的話,那我這篇算白寫了,王先生這種地位的人也許不會在乎別人的批評吧!其實光陰的故事的包太多了,真的無法一一列舉,否則兩歲的姪女大學都畢業了,我還沒列完,不是太浪費「光陰」了嗎?
我真想看看光陰的故事第二部會改進多少,希望屆時不要沒成長,像第一部這樣除了劇寫得比較好一點之外,其他的其實也沒比民視和三立的八點檔好到哪裡去...

聯合報史艷文小檔案裡的問題

     九十八年三月三日聯合報記者蔡維斌在生活A6版裡的小方塊中說,史艷文是布袋戲大師黃俊雄創造的偶戲人物,他是明朝兵部左侍郎兼禮部尚書,因護駕有功...。
     顯然這段文字又刺了我的眼,好像說張三是國防部軍政副部長兼外交部長,而不說張三是外交部長兼國防部軍政副部長,這樣不覺得怪怪的嗎?顯然多讀書增長見聞還是必要的。

Tuesday, January 20, 2009

關於鴨舌帽

一月十四號看中天晚間新聞,播報總統府專門委員王仁炳社洩密案,記者許少蘋播報王仁炳頭戴鴨舌帽云云,好玩的是王仁炳戴的是棒球帽,


擷取自中時電子報-高政全攝(若認本人侵權,請告知,立即移除)

近十年,年輕媒體記者漸漸增多,開始把棒球帽當鴨舌帽,殊不知,求證正是記者很重要的一件事。看看什麼是鴨舌帽,


鴨舌帽之一 (Driving Cap)


鴨舌帽之二 (Driving Cap)

看一下 Paul Smith 出的鴨舌帽,



拜託,不要再亂講了~

Thursday, January 15, 2009

又是光陰的故事

      昨天在光陰的故事裡,陶復邦放假(又放假??處長給他榮譽假,嘿嘿)回到爸媽開的麵攤吃滷海帶,復邦一坐下來,天啊!軍便服下居然穿的不是黑襪而是白襪,不怕被憲兵抓到關禁閉嗎?你當然可以說很多他穿白襪的理由,但,復邦可是品學兼優的軍校生耶!
      更有甚者,麵攤牆上的價目表是用電腦打的字,當然繼Apple II 之後已經有了286的電腦了,可是普通的眷村家庭哪來的電腦呀?你當然可以說他可以請別人幫它們列印呀!沒錯,那時我正念高中一年級,村裡的麵攤都是老闆伯伯們用毛筆寫的,這齣戲不是要呈現出一種時代感嗎?顯然這種不符當時「現狀」的鏡頭,在在都使得時代感消失殆盡。
      我好像變得每天都只是在抓光陰的故事的包,其實只是因為最近每天都看,沒辦法...只能說:「它是一齣好戲,只是製作不嚴謹而已。」

Tuesday, January 13, 2009

國祚皇皇萬世榮--光陰的故事嚇到我了...

        昨天(十二)中視播出的「光陰的故事」裡,陶復邦知道了青梅竹馬的汪茜茜有了一個老外未婚夫,受了打擊在院子裡唱空軍軍歌,讓我跌倒的是唱到國祚皇皇萬世榮的時候,那個「祚」字居然唸成ㄓㄚˋ,還重複唱了好幾次。
        我覺得神奇的是從演員、燈光、場記、攝影、後製到導播,難道都沒人發現這個錯,我真的被嚇到了,忍不住大叫:傑克~~

Monday, January 12, 2009

Apple 自古至今從沒對本地用過心之iPhone韌體2.2正確顯示注音符號

        iPhone已經正式在台上市了,愚蠢的是韌體2以上無法正確顯示注音符號。我非常倚重教育部國語辭典,字典裡的注音不能顯示真的帶給我極大的困擾,
注音字無法正常顯示,只能看到打叉叉的方塊。

結果在網路上東找西找發現有網友把系統字型改為華康少女體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但是我個人不習慣那種可愛的字體,而且在網路上也找不到有人提供可顯示注音的字型,那就自己解決看看吧!幸運的是受益於大陸同胞網友ksong發表在weiphone中的「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這篇教學之便,解決了這個問題。
注音字終於可以正常顯示了。

因為我抽用韌體1.1.4的儷黑字(細黑及中黑)來替換韌體2.2的儷黑字,所以我覺得比原來(2.2)的字體要模糊一些,
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總覺得字看起來糊糊的,不夠銳利。

如果有網友和我一樣,需要注音符號又不喜歡華康少女體的話,可以下載使用,雖然我用得好好的,但是仍無法保證安全性,有需要的網友可以到http://www.badongo.com/cn/file/12864802 下載,我是badongo的免費會員,所以檔案只能放九十天(約四月中旬到期)。下載後用WinSCP或iPhone PC Suit之類的軟體上傳至iphone的 /System/Library/Fonts/Cache 內替換同名字型,權限設644。

Sunday, January 11, 2009

Apple 自古至今從沒對本地用過心之一

  Apple 自古至今從沒對本地用過心,老蘋果知之最深。我不算老蘋果,用到現在不過十三年,從不顧一切替蘋果辯護,到現在勸別人別買iPhone,轉變不可謂之不大,但我要說是蘋果對不起我們,我們可沒對不起蘋果。當然,最該檢討的是台灣蘋果分公司---別推託,你不當橋樑,誰當呀?
過去,iPhone並未在台上市,沒有中文介面,(都靠網友kevin3688做的繁體中文化套件)也沒有中文輸入法,多數使用者都使用香港網友Gary與iczfirz的NativeCN 來輸入中文,而我因為慣用拼音輸入而選擇使用大陸的Fun Input Toy。現在iPhone正式在台灣上市了,其韌體2.2所提供的輸入法仍乏善可陳,只提供拼音輸入法以及手寫輸入法,如前所述,我用拼音輸入法,但問題是廣大注音輸入法的使用者的權益呢?雖然大家有iAccess可用,但是蘋果不汗顏嗎?賺這種錢不心虛嗎?台灣蘋果的便當到底吃完了沒呀,總不能永遠在吃飯吧!